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系统| 发表流程| 联系我们| 稿件查询     
请确认您的稿件里已注明作者简介和联系方式,主要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略)、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 工作时间:早上8:30——下午17:30(周日除外)
(1) 请直接在本站在线投稿,编辑部免费审核(请您投稿时准确填写您的联系方式,以便稿件录用和杂志出刊后及时与您联系) 。 (2) 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3) 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所有来稿必须通过检测,文字复制比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
刊社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刊社新闻

湄水河畔,文明实践成风景(乡见)

来源:本刊杂志社    作者:admin    点击: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2日

  晨曦微露,广西梧州市蒙山县长寿阁广场已是一片热闹景象。“政策直通车”“健康加油站”“法律解忧铺”等30余个“文明集市”摊位前,居民们正有序排队参与。

  “每月5日都有这个集市,有很多服务,很方便。”今年36岁的市民罗朝玲拿着几张文明宣传页,打开微信公众号展示说,“每期集市有什么活动都会预告。”

  据介绍,“文明集市”自今年3月启动,整合37个部门资源,目前已线上发布预告7期、征集需求186条,线下在长寿阁广场等点位开展活动72场次,惠及群众超1万人次。

  沿着河岸漫步,“湄水河畔话文明”示范带将34个实践点串珠成链,如锦绣彩带般环绕着9个乡镇。自2019年入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以来,蒙山县已累计建成实践中心(所、站)219个,打造11条“文明风景线”,串联146个点位。

  “阿姨,笑一笑。”在长坪瑶族乡六坪村,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为百岁老人珍姐理完发,又举起相机为她拍摄人物特写。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农村老人群体获得更多关注和服务。未来我们还计划制作5部纪录片,构建‘可视化乡村记忆库’。”“老村与老人”项目负责人黄森告诉记者,项目整合社会志愿者、专业摄影团队及企业资源,形成“活动执行—影像归档—成效评估”标准化流程。截至目前,项目覆盖9个乡镇27个村,为56位70岁以上老人提供常态化服务,通过务农帮扶、节日陪伴等服务,累计开展500小时心灵对话,完成450G高清影像记录。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聚焦乡村民生难题,蒙山县培育出25个特惠志愿服务项目。

  安老、抚孤、助残、助学、助医……由蒙山县和谐爱心群志愿服务队发起实施的“益起帮”志愿服务项目,帮扶遭遇不幸的个人与家庭。“家里条件不好,爱心组织来关心我们,还送了1000元慰问金,感觉心里暖暖的。”近日,和谐爱心群志愿者前往文圩镇看望4户家庭,道义村恶性肿瘤患者王振安就是其一。“对需要重点扶持的家庭我们会持续跟进,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志愿服务队工作人员蔡中杰告诉记者,他们5年来开展了52次活动,共慰问了172户,目前有3户重点扶持家庭。

  技术赋能,为乡村文明实践插上翅膀。以数字乡村建设为抓手,蒙山探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数据平台,一键服务、一端采集、一网管理,与广西“桂志愿”系统、县融媒体中心等平台融合,建成梧州市首个乡风文明建设数智一体化中心。点单、派单、接单、评单……手机上点一点,在乡村也能获取志愿服务。

  从每月固定举办“文明集市”到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再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数据平台,如今的蒙山,文明实践正融入城乡肌理,成为群众看得见的幸福图景。

  蒙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蒙庆洁说:“接下来,我们将聚焦‘空心村’治理等问题,优化志愿服务项目清单,推动‘文明风景线’与乡村文旅资源深度融合,把文明实践成果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指数。”


网站首页 本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系统 发表流程 联系我们 稿件查询

Copyright 2014-2015 Powered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版本号:HvShop V9.5
《科学大众》杂志社邮箱:kxdzzzsyx@163.com为本刊投稿邮箱
《科学大众》杂志社【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