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系统| 发表流程| 联系我们| 稿件查询     
请确认您的稿件里已注明作者简介和联系方式,主要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略)、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 工作时间:早上8:30——下午17:30(周日除外)
(1) 请直接在本站在线投稿,编辑部免费审核(请您投稿时准确填写您的联系方式,以便稿件录用和杂志出刊后及时与您联系) 。 (2) 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3) 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所有来稿必须通过检测,文字复制比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
刊社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刊社新闻

当中外书法家与机器人同台竞技(艺坛走笔)

来源:本刊杂志社    作者:admin    点击: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2日

  机器人衔笔蘸墨,从容不迫地在宣纸上自行书写或命题创作,这无疑在倒逼书法家思考:人工智能时代,书法家的价值何在?近日,“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第二届国际书法嘉年华”系列活动在河南举办。活动汇聚18场书法篆刻展览、全国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以及青少年互动项目等,多方位、多维度探讨书法艺术如何传承创新。开幕式上,200多位中外书法家与8台人工智能机器人同台挥毫竞技,引发热议。

  艺科融合缘何成为此次活动的新景观?只因AI(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书法家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目前,AI能够凭借强大的图像识别与数据分析能力,精准模仿书法家的风格。从机械手臂到机器人挥毫,技术进步的“加速度”指日可待,预示着机器人可以取代“一般”书法创作者的时代越来越近。如何让AI更好助力书法实践?不少书法家认为,一方面要让AI回到工具属性,开发数字化展示、互动体验等项目;另一方面,书法家自身要更为重视书法艺术的创造性价值,即真挚情感的抒发和艺术原创力的实现。

  书法的国际交流同样引人深思。18场书法篆刻展览汇聚古今中外,引导人们思考书法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所起的作用。从“承先启后——中国近现代已故书坛大家画(造)像暨书法展”,到“日本国近现代已故书坛大家书法展”,再到“韩国近现代书法大家二十人作品展”等,系列展览集中呈现中日韩近现代书法发展的总体面貌。从中,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近现代文化剧变如何改变着中日韩三国书法的发展,三者之间的同步性和相互影响,以及中国书法为何是其中的主导因素。本次活动另有“鹤舞云飞”“驰骋自肆”“凝情翰墨”港澳台地区近现代著名书法家作品展,以及“五洲同心——国际在华留学生书法展”等,共同编织出一幅汉字书法文化在全球缤纷绽放的多彩画卷,展现出汉字文化圈的交流互鉴景观。

  如今,展厅文化强化了一些书法家对作品视觉冲击力的追求,作品美术化、形式化、同质化现象突出,制约了书法艺术高质量发展。为引导创作,活动注重“以学术引领创作,以创作滋养学术”,推出了“博学广识——中国当代书坛名家论书诗手札精品展”、“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书法展”、“全国高校教师书法学术邀请展”、吾文吾墨——当代论书诗及书法创作座谈会等,旨在倡导“吾文吾墨”“我手写我心”的原创精神,让书法承担起文化传承与人格塑造的使命。

  毛笔退出实用领域、纸媒阅读被屏幕阅读挤压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书法艺术的群众基础,促进书法教育与传承显得尤为迫切。本次活动期间,张海书法艺术馆组织了“新时代青少年‘我能行’”主题书法展示活动,每天设置一场书法知识有奖竞答和书法比赛活动;举办“未来可期——河南省中小学生书法展”“青春绽放——百名中小学生向未来”主题书法活动等,通过多种形式让中小学生参与书法实践。同期举办的“一啸风起——首届(1981年)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获奖作者邀请展”,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书法创作的发展变化,推动书法艺术薪火相传。

  作为国际书法教育展示的一张亮丽名片,国际书法嘉年华系列活动不断与时俱进,及时回应书法艺术面临的时代课题。当更多人拿起毛笔,书法艺术必将焕发新的生机。


网站首页 本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系统 发表流程 联系我们 稿件查询

Copyright 2014-2015 Powered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版本号:HvShop V9.5
《科学大众》杂志社邮箱:kxdzzzsyx@163.com为本刊投稿邮箱
《科学大众》杂志社【官网】